青少年治療近視三大誤區
發布時間:2008年11月29日
近視眼是怎樣形成的?大多數中、低度近視眼的發展與眼球發育期視近過度有關。近視在12~18歲為高速發展期,而這正是青少年求知欲強烈,看書多、作業忙,又因長時間看電視、玩電腦,打游戲機等,戶外活動明顯減少,長期處于近視狀態;更有人忽視用眼衛生,閱讀時不注意距離與姿勢,不注意照明和時間,造成與眼球發育階段同期的這一年齡用眼不衛生、視近過度,在這種狀態下,睫狀肌長期持續收縮,先形成調節痙攣,以后進一步發展成為近視眼。
治療近視的三大誤區
誤區一:近視首選配鏡
孩子的視力下降后,許多家長為孩子首選配眼鏡,然而,孩子的視力還是在不斷下降。專業人士指出,傳統配鏡方法僅能實現光學矯正,對近視并無治療作用。另外,如果驗光不準,或鏡片質量不好,反而會加重近視的度數。
誤區二:手術治療青少年近視
專家指出,兒童、青少年近視許多是屬于低度數近視及假性近視,如果為貪一時之快,采用激光手術治療,很可能造成容易流淚、眼花、遇強光就會疲累等系列后遺癥。
誤區三:滴眼藥水治近視
許多青少年近視后,喜歡長期滴眼藥水治療。但眼科專家指出,眼藥水治療方法雖然短時間能迅速緩解眼睛疲勞,但無法解決近視。而且眼藥水對眼球有很大的刺激性,長期使用依賴性大,不適宜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長期使用。